- 翻译公司资讯
-
新形势下的本科口译教学
发布时间:2017-05-19 17:50 点击:
暑期全国高等院校翻译专业师资培训已经落下了帷幕,每个人都带着不同的收获和感想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必将把学到的精髓应用于不同层次的翻译教学之中。本文作者继2006年以前三次参加这一培训后,今年又参加了口译教学与研究的培训。作为一名教授本科口译课程的教师和教学管理者,这次的培训收获跟以往有所不同,不仅是口译教学技能方面的收获,更重要的是:各位专家的讲座和授课示范使我对本科口译教学的定位、目标和教学方法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在当前我国大批高等院校开设翻译本科专业和翻译硕士专业的形势下,作为英语专业本科一门必修课程的口译课,其教学定位和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评估标准都应该适应这一新的形势。本文将从高校英语专业本科口译教学的定位和目标、开课前相关课程准备、教师与教材、教学内容和方法及评估标准等要素探讨理想的本科口译教学模式。一、新形势下本科口译教学的目标及定位翻译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日趋职业化。为适应这种趋势,自2006年至2012年,全国高等学校中有57所学校设立了翻译本科专业,159所学校设立了翻译硕士专业(MTI),并制定了相应的教学目标: “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本科旨在培养德才兼备、具有国际视野的通用型翻译专业人才。毕业生应掌握相关工作语言,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宽广的知识面、较高的跨文化交际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了解中外社会文化,熟悉翻译基础理论,较好地掌握口笔译专业技能,熟练运用翻译工具,了解翻译及相关行业的运作流程,并具备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工作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毕业生能够胜任外事、经贸、文化、教育、科技、军事等领域中一般难度的笔译、口译或其他跨文化交流工作。”(2011:1) “高等学校翻译硕士(MTI)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及提高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需要、适应国家社会、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型口笔译人才。”(2008:1)以上教学目标充分体现出我国在培养翻译人才方面,已经迈上了职业化的道路。然而,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2000版)中指出:“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这些人才应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也就是要在打好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牢固掌握英语专业知识的前提下,拓宽人文学科知识和科技知识,掌握与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有关的专业基础知识,注重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 这个教学目标中“……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似乎指向了职业化,但是“……注重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又指出了本科阶段的培养重点。早在2004年,鲍川运教授在“大学本科口译教学的定位及教学”一文中就指出了大学本科口译课的局限性。“高等学校应该承担起培养翻译人才的重任,但是如何培养,在什么层次培养,是大学本科还是研究生,却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高等学校应该有一套从大学本科到硕士研究生的完整的翻译教学体系,而不能以本科为培养翻译的终端学位。”他同时指出“大学本科口译课的性质是教学翻译,是外语教学的一个有益的手段,但是大学本科口译课也可以为翻译培养做出贡献,作为一门口译入门课,口译教学中除了向学生介绍口译的基本概念、口译的策略和技巧,也可以对口译进行尝试,进行一些口译基本功的训练,为将来真正意义的口译训练打好基础”(鲍川运,2004)。在2013年暑期的师资培训中,他再次指出中国高等教育结构应与国外接轨,按照本科、硕士、博士的体系发展,本科不再是就业学位,专业取舍在硕士。他倡导务实的翻译教育体系,在应有的层面上该做什么就做什么(鲍川运,2013)。刘和平教授在2009年“论本科翻译教学的原则与方法”一文中指出“本科翻译教学应以翻译思维训练为主,以文本/讲话体裁和题材为辅、以技能训练和语言提高为双重教学目标、逐渐形成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课堂教学为指导、课后练习为重点、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的本科口笔译一体化教学模式,为社会和翻译硕士培训输送合格的翻译人才。”(刘和平,2009)在2013年的暑期师资培训中,无论是讲座还是教学示范环节,几乎所有授课专家都聚焦于MTI的人才培养模式。而笔者作为英语专业本科口译课教师,十分清楚地意识到,在翻译培养日趋职业化的今天,本科口译课程教学必须按照新的目标和定位,遵循相应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综合各位专家的观点并结合自身多年的本科口译课教学经验,笔者认为,本科口译课程教学的定位是:翻译人才培养的摇篮阶段。这也符合刘和平教授,“我们可以考虑将训练划分为初、中、高三个阶段……初为本科阶段基础型,中为翻译本科专业型,高为翻译专业硕士型”(同上:34)的划分,这一阶段处在职业翻译人才培养链条上的最初环节,是人才成长的摇篮期。这一时期的任务或者说教学目标应该是引导学生认知口译职业、认知口译训练。培养重点是语言能力和翻译能力,为学生步入社会和职业化口译训练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二、口译课程开设前相关课程准备学生能够顺利接受口译训练的前提是牢固的双语语言知识、熟练运用语言的能力、较宽的知识面、较强的学习能力和较强的心理素质等。因此英语专业本科的口译课,须在学生通过基础阶段的课程学习打下良好语言、知识和技能基本功后的高年级开设。从理论上讲是这个道理,但是在现实中,高年级的口译教师经常抱怨,许多学生,甚至是在低年级时成绩较好的学生,在开始进行口译训练时很难适应。具体表现在:听取信息困难、口语表达不畅、词汇欠缺、知识不足、高度紧张等等。这说明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还没有达到对译者的要求。因此,语言技能的提高仍然是本科口译课程的任务之一。但是,我们是否可以在学生的基础学习阶段,在一些课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与口译能力相关的能力呢?答案是肯定的,下面以听力课、口语课、阅读课为例。(一)听力课与口译简单地说,口译的过程是:(1)译员听取源语信息,(2)对信息进行分析理解,(3)用目标语把源语信息的内容表述出来传达给听众。这个过程中的第一步“听”是至关重要的,听懂和记住并理解信息是完成口译基本任务的基础和前提。本科翻译专业的学生一般设有专门的口译听力课,这对于口译课时有限的英语专业本科生来说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基础阶段的听力课来实现为口译听力技能做准备。本科基础阶段的听力课通常是在大一和大二分四个学期进行。第一和第二学期可以按照常规听力课操作,目标是,学生能够听懂英语听力材料,掌握中心大意、理解主要内容并能辨别说话人的态度和语气等。而在大二,即第三和第四学期,着重训练学生“专注听力”(徐然,2010: 43)即教师有目的、分步骤地训练学生高度集中注意力地听并能够边听边分析和处理原文中的信息、记住信息,从而能够对信息进行源语复述或翻译。当然,这一阶段毕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口译听力训练,教师所选取的材料不宜过长,词汇和知识难度不宜过高。然而,经过这样在听力课上进行初步的准备,学生在进入口译课堂后就不会因为突然被要求高度集中注意力地听并要完成口译任务而高度紧张了。听力训练所选取的材料虽然简单,但是涉及不同体裁和题材,有利于学生词汇量和知识面的积累。经常的听译训练还有助于提高学生快速反应和口语表达能力。(二)口语课与口译 “口语好的人就能做口译”,这一说法早就被否定了。但毋庸置疑的是,口语不过关是做不了口译的。口语和口译既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又是紧密相关、相辅相成的。口语教学的目标是提高外语表达能力,口译教学目标是掌握双语思维和转换能力(刘和平,2005:100-102)。口译中所使用的“口语”的概念,实际上是指源语或译语所使用的民族性的符号体系的口头表达形式。(鲍刚,2005:22)鲍刚还在《口译理论概述》一书中专门就口语与口译的关系进行了阐述,他总结了与口译相关的口语的八大特点,主要是相比书面语而言:(1)具有某种“先觉存在性”。(2)完全不同的存留时间。(3)口语“发布上的相对迅速性”。(4)口语“信息的模糊与松散性”。(5)对副语言信息或主题、交际环境、语境等其他一些超出语言的信息的充分调动。(6)信息反馈的充分性。(7)“口语言语计划的即席性”。(8)与书面语不同的语言结构性规律及口头修辞习惯。口语的特点无可避免地会对口译产生重大影响。(同上:24-35)基于以上理论,可见本科英语专业的口语课是可以为后期的口译课打基础的。口语教师用各种教学方法致力于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提高的同时,其即席发言能力、公共演说能力、与人交流能力得以提高,同时针对不同话题的讨论和辩论,能够提高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增加学生的词汇量、扩大知识面,而这些正是口译训练所需要的能力。(三)阅读课与口译英语阅读是英语专业本科一门必修课程,一般在第一至第四学期开设。如果说阅读是一种吸收知识的途径,即输入,那么具体翻译的走笔(表达)就是相当程度上运用所学知识的过程,即输出(何刚强,2013:44)。学生可通过大量的阅读来积累口译的主题知识。在口译这一知识输出的过程中,如果没有通过大量的阅读来输入或储备知识,则口译的质量难以保证。因此,可以充分利用基础阶段的阅读课,为后期口译训练积累知识。英语专业一年级的阅读课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技巧为主,材料可以精挑细选,甚至在第一学期可以进行被一些人批评的“快餐式阅读”。但是从第二学期开始到大二,不但要广泛阅读,还要提倡深层次的阅读。教师可以在这一阶段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做平行阅读,即阅读相同题材的中英文材料。这样源源不断的阅读输入,为口译训练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基础。因为口译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技能,语言专业学生几乎所有的课程都与口译课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除了上述例子,写作、笔译等课程对口译也是十分重要的,在此不一一例举。三、口译教学之要素—教师与教材(一)教师教师、教材和学生通常被称作教学中的三大要素。教师是课程的具体操作者,课程能否顺利进行、教学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在于教师。社会对口译员的需求越来越多,高校口译课和口译专业也越来也多,这就意味着口译教师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目前我国口译师资,特别是本科的口译师资还存在许多问题。相当一部分教师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也没有或者很少有口译实践经验,有些学校把口译课派给原来教听力、教口语或者教笔译的老师来上。结果口译课被上成了“阅读课”、“精读课”、“语法翻译课”、“语言对比课”、“纯理论宣讲课”,这样授课意味着将语言学习与翻译混为一谈……翻译教学质量自然令人堪忧(刘和平,2013:50)。Daniel Gile(2005)也指出了无实践经验教师从事翻译教学的缺憾:教师没有翻译职场经验,无法给学生提供专业和职业性的指导;教师对翻译的认知还仅仅停留在语言方面,常常把翻译看成是一种单纯的语言转换,而不是社会交际活动,这种教学很可能对学生产生误导;教师对翻译的认知过程不太了解,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不一定能够做出切中要害的指导(鲍川运,2009:45)。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师本人和翻译界都在进行着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成果。特别是中国翻译协会多年来一直坚持举办暑期翻译师资培训,为口译师资的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和教育部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教学协作组加入到暑期师资培训的主办单位行列,国际翻译家联盟(FIT)、国际翻译高校联盟(CIUTI)、国际会议口译员协会(AIIC)、蒙特雷国际研究学院高级翻译及语言学院作为培训的支持单位,从这一点,我们看出从国家的层面上对口译师资的培训也是极为重视的。因此, 笔者认为,教师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固然重要,但是在不能实现这一条件的情况下,要上好口译课,教师和所在的院校并不是无能为力的。首先,教师应该利用各种机会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参加诸如中国译协举办的师资培训等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可以说这个培训伴随笔者从一个对教授口译课毫无经验的英语教师成长为一个具有十多年教授口译经验、现场口译经验、为国内著名高校的翻译专业和社会输送了一批优秀人才的教师。除了要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培训、专业进修外,教师还应该创造机会积累实践经验。即便因为地域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实在没有机会亲自实践,教师在选取了教学材料后,也可以做模拟现场,即自己在课前充当译员。在课上做示范给学生,让学生认识口译职业现场。(二)教材十几年前,笔者刚开始口译教学时,市场上的教材非常有限;而现在,市场上有各种各样的口译教材,它们各有千秋,但是笔者认为没有一本是完美的,是我们可以像教授其它课程一样赖以授课的。这主要是由口译本身的即席性决定的,任何练习材料只要印到书上就过时了。另外,因为每个学校学生的情况不同,教材中的内容和难度不能适应所有学生。因此,口译课不能过于依赖某种教材,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取最适合学生的材料。例如:在短期记忆练习时,我们让学生学会边听边进行逻辑分析,找出话语间的逻辑关系,在选取材料时就要选那些某种逻辑关系非常明显的段落做材料,而且内容应该新,最好是当今热门话题,这是任何教材都做不到的。难易程度方面,鲍川运教授主张:教材不在于难,而在于是否能达到教学目的。如果教学内容太难,学生的认知能力跟不上,则不能实现学生的有效练习,没有有效的练习,则无法建立扎实的基本功。在教学方面的最佳做法是,教师准备的教学内容和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比学生的能力快半拍,让学生感觉到有能力去做,但又有一点不容易。(陈春燕,2013:64)以上说法并不是说学生不需要固定的教材,而是要给学生选择一本适合的课本,引导他们做课前准备和课后复习。(冉永红,2004)四、本科口译教学的内容与方法及评估标准(一)内容与方法本文前面提到本科口译教学的目标是引导学生认识口译职业、认识口译训练。培养重点是语言能力和翻译能力,为学生步入社会和接受职业化口译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这一阶段的教学内容应该是:为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口译能力进行口译职业认知和口译训练认知。这就包括让学生了解口译的基本概念、与笔译的区别、口译形式、对译员素质的要求、职业素养;培养学生双语思维和双语的转换能力、掌握口译基本技巧等等。在执行教学计划的过程中,须严格遵守本科翻译教学的三个基本原则:(1)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原则;(2)以翻译过程培训为翻译技能培训的原则;(3)以翻译技能的阶段性训练为原则(刘和平,2009:36)。还要值得注意的是,课堂教学中要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以语言及翻译能力为主,主题为辅(鲍川运,2013)。因此,以上教学计划中下学期的教学内容虽然是以主题为训练的内容,但是,教学的侧重点还是放在学习知识及语言和翻译技能的培养上。翻译理论不作为专门授课内容,而是在技巧和主题训练过程中适当加以介绍和应用。每个阶段训练所用的材料,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选取,内容要不断更新。例如,在训练仪式讲话的口译时,2008年可以用第29届奥运会的开、闭幕式讲话,而2010年则可采用上海世博会的材料。课堂教学形式要灵活多样,既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同时还要加强师生互动和学生之间互动,以分组或分对形式进行课内外练习、以实际场景模拟让学生体验真实翻译现场等等。(二)评估标准既然本科英语专业口译课是学生必修英语课程之一,教师就要对学生进行测评,给出学期成绩。针对以上教学设计进行的测评是,上学期主要考查学生的口译基本功和基本职业素养,如:口译中的公共讲话能力、记忆能力、记笔记的能力、数字处理能力、快速反应能力等,所使用考试材料不宜过长、过难。下学期主要考查学生通过综合训练后能否达到做简单的现场口译的要求。无论是上、下学期,考查的总体宗旨是对学生的语言和翻译能力进行评估。这是由本科口译教学的定位决定的。此外,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要求和评估还有另外一个标准体系,称之为“硬性评估”和“弹性评估”。“硬性评估”针对所有学生采用一个标准,即上述期末考试评估。“弹性评估”是指通过平时观察、调查和考查,把学生分成两大类:一类只是把口译课当作一门普通专业课程,不打算将来从事翻译职业的学生;另外一类是有志于从事翻译职业(本科毕业直接就业或者通过考研继续深造后再就业)的学生。课堂训练对这两类学生的要求和评估标准是一致的,因为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口译课的系统训练是对他们的语言能力和知识面及学习能力的综合培养。对第二类学生,尤其是那些在训练中表现出具有口译员潜质的学生,则加强课外的指导和训练,也就是更具有职业针对性的培养。给他们制定阶段性目标和除期末考评之外的评估标准。例如:通过考试获得不同等级的口译资格证书、参加各类口译大赛、推荐到当地做一些小型现场口译等等。经过近几年的实践,这种方式初见成效:笔者所在学校本科生每一届均有多人获得不同种类和等级的口译资格证书;多名学生在全国口译大赛中晋级大区决赛或全国总决赛;近几年多名毕业生通过考研或保研被广外、上外、北外、人大、川大、对外经贸大等大学的翻译专业录取,并且在读研期间和毕业后工作表现突出。五、结语在新的形势下,本科口译教学虽然不再是为社会直接输送口译人才的重要出口,但是,作为本科语言专业的必修课,口译教学仍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口译课程教学,达到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翻译能力的目的;特别是作为职业翻译人才培养的初级阶段,本科口译课程使学生认识了口译职业、积累了大量知识、具备了初步的口译技能,为服务社会和接受翻译硕士专业阶段的训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广大从事本科口译课程教学的教师要明确当今形势下本科口译教学的定位和目标,并按照这一定位和目标制定教学计划并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为翻译人才的培养贡献一份力量。Unitrans世联翻译公司在您身边,离您近的翻译公司,心贴心的专业服务,专业的全球语言翻译与信息解决方案供应商,专业翻译机构品牌。无论在本地,国内还是海外,我们的专业、星级体贴服务,为您的事业加速!世联翻译公司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国际交往城市设有翻译基地,业务覆盖全国城市。每天有近百万字节的信息和贸易通过世联走向全球!积累了大量政商用户数据,翻译人才库数据,多语种语料库大数据。世联品牌和服务品质已得到政务防务和国际组织、跨国公司和大中型企业等近万用户的认可。 专业翻译公司,北京翻译公司,上海翻译公司,英文翻译,日文翻译,韩语翻译,翻译公司排行榜,翻译公司收费价格表,翻译公司收费标准,翻译公司北京,翻译公司上海。